首页 — 陆桥活动 — 正文
微讲堂回顾 | 解读美本申请新系统CAAS

于洋 Emma

牛津大学工程系学士,硕士


Emma具有多年在英国及北美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她善于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特长定制个性化申请方案,在选校和文书方面经验丰富,她的学生遍及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等美国排名前30的知名学府




大家好,我是陆桥教育的于洋,从事留学咨询行业已经有将近5年的时间了。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来到咱们群里跟大家分享。

 

回看过去的十年,赴美留学的本科生的数量几乎每年都在上涨。在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下,赴美留学的大军也在逐渐的从研究生主体向本科生主体转移了。那么申请名校的竞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激烈。

 

然而,每年美国大学开除留学群体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去年一年被美国大学开除的中国学生就达8000人之多。其中80.5%的被开除人群是因为学术表现差或者学术不诚实。51.3%的被开除人群的GPA不到2.0。并且这些学生有超过60%的人是来自于排名前100的美国名校的,还有10个学生是来自常春藤大学。

 

这一数据也开始让美国的大学开始注重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等问题了。而中国正是这一问题的重灾区。

 

所以去年年底的时候,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近百所美国名校公开声明要联合创办一个逐步取代现行的通用申请系统的CAAS申请系统。

 

现在现行的通用申请系统要求学生于当年的申请季注册。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需要学生将9年级(初三)到12年级(高三)这四年间所参加过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重要的活动、获得过得奖项列出来;然后撰写一篇650字以内的命题陈述;此外,每个参加通用申请系统的学校会有自己的个性化的申请页面。

 

而新的CAAS系统则从学生在9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注册账号。并且该申请系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信息分享给升学顾问及学校。通过这个申请系统,学生要提交的不仅只是活动经历等简单的列表了。学生需要细化描述每一项活动的过程、收获,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平时课堂作业上传,让学校从更多的角度、更加立体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CAAS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联盟协作平台,将在2016年投入使用。这个平台的功能类似于“云存储”,让学生记录自己9-11年级的每一步成长经历。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做任何形式的记录,包括文字、视频、照片、作品、甚至课堂作业。

 

在这个协作平台上,不光是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升学辅导顾问、所在高中的老师、甚至大学的招生官,都可以在学生建立档案的4年里跟踪学生的进展

 

CAAS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真正的院校申请系统,将于2016年的暑假开始启用。学生可以将自己放在联盟协作平台上的材料润色后提交到申请系统上。并且,与现行的CA系统不同的是,CA系统只需要提交一篇650字的主文书,各个学校有自己的题目短文。而如使用CAAS的申请系统,则可能遇到的文书则是每个学校都需要一篇长篇文书,通过更加全面、更加个人、个性化的方式去了解每个申请者。

 

目前,已经有近五百所大学加盟了CAAS系统了。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我们马上要申请17年入学的学生们就必须要用这个系统来申请。

 

CAAS系统创立的初衷,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本土是有很多孩子,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家庭的孩子,因受资源限制,所以活动、奖项等方面看上去并不出色。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够优秀进入名校。而现行的系统虽然尽可能的全方位评估学生,但评估因素,包括老师推荐信、活动列表、奖项列表、文书等,还是略有片面之嫌。所以,新系统的首要责任是要让大学更全面的去了解这些孩子的努力,进而了解他们的潜力,做到在录取这一环节更加公平公正。

 

再有对于我们以亚洲学霸为核心的国际生群体来说,SAT、ACT、TOEFL这些标准化考试成绩日益飙升的情况之下,大学也真的非常难以看的清学生真实的学术实力。再加上作弊、代写等丑闻成风,CAAS系统也正能通过长达4年的申请准备期间学生日常所有的成长经历进而去判断。

 

从2016年暑假开始,CAAS申请系统和现行的CA系统可以实行并行。这次我们冬季的深度访校游我和另一位公司的带队老师逐一对我们走访的二十多所学校的招生官就新系统进行了询问。

 

招生官们表明,在美国实行一项新的申请系统可能需要3-4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落实下去,所以建议接下来17、18届的学生还是使用现行的申请系统。但新系统的采用显示了一个申请方面的趋势,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同样适用的,就是无论时间早晚,申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精心去准备。对于年纪还小的学生来说,从初三年级开始就要为此做准备了。

 

所以,我们建议现在初二以下的学生从今年暑假开始可以考虑注册新的申请系统,并在接下来的4年里精心准备。因为如果从初三到高一这两年学生参加的活动相对空白,到了高二的时候才开始准备课外活动、参加暑期学校、准备文书写作,到申请的时候就会有比较大的劣势了。

 

而现在已经是高一、高二在读的同学,因为CAAS系统的目的是看学生长期的真实经历,对于你们来说已然不适用。所以建议在高二暑假的时候申请现行的申请系统,通过它来申请美国本科。

 

其实为了拿出有竞争力的一份申请材料,学生所做的学术及非学术的活动是重要的载体。但我们一定要明确的一点是:活动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美国国家升学指导协会在对美国近4000所大学每年做的报告中表示,更多的美国大学,尤其是排名在前一百的大学,越来越看重学生展现出来的兴趣这一个影响因素了。

 

所以,所谓的“规划”,并不是让孩子去做一堆所谓的有含金量的活动。而是围绕着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将活动做的深刻、有意义。所以咱们家长一定得有主线、有方法的给孩子做活动规划的建议,最好也能找到专业的人士来帮忙整合资源,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家里关于他的一切都是父母说的算。孩子的父亲是从事法律相关的行业的,母亲是一名会计。父母希望孩子回头学成回国后能够用上父亲在法律方面的人脉关系,从事商业管理的职业,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让他读经济方面的书籍,在学校里让他参加经济社,选修课也让他选修经济学和商科的课程。找到我帮他做暑期学校申请的时候也执意让他选修微积分和经济学。

 

但我在跟孩子头脑风暴暑期学校申请的相关文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自己实际上对经济学无感。虽然能够头头是道的说出一些所以然来,但没有一项活动是出自他内心去做的。于是我在他拿到哈佛大学的暑校offer的时候嘱咐他到了大学后多去旁听一些别的课程,不要局限于微积分和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去找到一些自己喜欢上的课,不行到那边之后再转科都可以。

 

后来,这个学生在哈佛大学旁听别的学科的时候发现自己对脑部神经如何反应作用指挥人的行为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鼓励他下课多找教授沟通,利用图书馆资源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看看是否自己真的对这项科学有热情。结果这个学生进到图书管理就出不来了,6周夏校的时间,他读了6、7本关于脑神经科学的书,也把经济学的课程学分转成学习脑科学了。

 

回来后,我鼓励他将他的这段心理上的转变原原本本的告诉他的父母,争取他父母的支持。后来,在反复的劝说下,他的妈妈才同意让他在申请本科的时候一部分的学校选择脑科学。而我们就把他在暑校里转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事情作为了申请主文书的素材。结果,这位同学获得了脑神经科学在全美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亲睐,最终他放弃了综合排名32的罗彻斯特大学的offer,就读了加州圣地亚哥大学。

 

但同样是家长重度参与,我们今年的另一位申请到排名14的文理学院的学生的家长就做的很有技巧。第二位同学的妈妈并没有在孩子的学术方面给与过多的意见,她在一次去内蒙的家庭旅行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儿子对路上经过的贫困小学的孩子表现除了极强的同理心。于是,再回到北京之后,她便指导她的儿子从零做起建立了公益助学组织。还帮助这个公益组织到她朋友的公司去做慈善义卖和筹款。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将如何做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组织的方法教授给了他的儿子,也帮助他的儿子寻找机会走出去,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锻炼了孩子的公共演讲的能力和学会抓住资源的主动意识。最终,这个公益助学机构筹集了过百万元人民币的善款,目前已经捐助了两所山西的希望小学。同时这个活动也获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将影响力最大化的扩大出去。

 

这个活动也就成为了孩子申请材料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化考试分数不占优势的前提下,他获得了梦想学校,综合排名14的文理学院,WesleyanUniversity的offer。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所以我们并不是不建议家长去影响孩子、干涉孩子的选择,而是帮助孩子建立基础能力,提供给孩子资源。至于孩子将来要学什么、想做什么,都是孩子们要用四年的时间在大学里经过自我发觉之后才能确定的。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是自主能力特别强、特别能够管得住自己的类型,你也可以在升学这部分尽量放手。我今年还有一个学生,也就是上一期我们微讲堂,安妈妈分享的主角安同学,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

 

这个学生从小就会主动学习,所以他的妈妈决定在高中时期就送他去美国学习。然而,除了主动学习以外,妈妈还有个担心,就是他觉得孩子比较懒,有些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她给孩子选择了一个在村里的高中,到大城市去需要很远的那种村落。

 

后来,孩子在考托福和ACT之前,这位妈妈就逼着孩子学习这些标准化考试的内容。然后还给孩子定下了一个非常严苛的目标,就是“只给交一次考试的费用”。不让孩子考太多回。因为这位妈妈知道,孩子的时间非常紧张,因为要在学校里保持非常好的平时成绩,还有托福、ACT、SAT2、AP这么多考试在后面等着。

 

所以孩子暑假在家的时候,妈妈就每天帮忙检查背单词的进度、做题的量等。这位妈妈还跟我们分享过,说孩子假期的时候天天在她身边闹,感觉压力大,学不完。但这位妈妈就让孩子哭闹,说哭过闹过发泄之后也就好了。在经过两个月的监督监管之后,孩子也确实努力,一下子就考出了116分的托福好成绩

 

后来,在我们申请的时候,也是因为孩子一直拖我们给留的文书作业。因为这个事儿他妈妈帮我们严厉的批评了孩子,还是妈妈的话管用,后来终于按时完成了申请。

 

对于孩子从小学什么,这位妈妈从来没过问过。妈妈只是帮助孩子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最终,孩子获得了北美工程大牛的卡内基梅陇大学工程学院的录取。这位妈妈说对于孩子未来的要求只有两点,一个是不许在大一打工,一个是不许到学校外面去住。

 

所以咱们家长需要在了解孩子特点的同时,帮助孩子扬长避短,相信孩子也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在适当的时候退出“管控”孩子的舞台,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由的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是最重要的。

 

可能很多家长在这里也会比较犯愁,因为孩子的兴趣你们也把握不好。另外,中国的中学以下的教育体制并没有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使有,也很难有学校做到拿出相应的资源支持孩子。

 

所以,陆桥后面有一场免费报名参与的活动,邀请了陆桥的20多位毕业于美国名校,现在做的事业小有成就的职业导师来给大家分享他们的工作的心得、他们对教育、就业以及学生兴趣的发展方面的体会。包括现在的美国议员、获得过传媒新闻界最知名的普利策大奖的媒体人,在硅谷工作多年回国创业的人士等等。